3月17日
一看题目就是我特别擅长的题材了,从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为赋新词强说愁,后来自己还反省过很多次关于青年时代的那些关于苦难的情绪,在我成熟一些的时候,年轻时候的那些苦难似乎根本不值一提。现在想起来,这似乎是中年的我对青年的我的一种霸凌,如果我诚实的面对青年时代的我,并努力去回忆,应该能感受得到当时的我那些经历的苦难给我带来的心理痛苦并不亚于后来中年的苦难,当然这种痛苦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受,如果把主观感受跨越时空来对比好像并不是那么的准确,本来跨越时空的记忆就不会特别的准确,并且这种情绪和心理的感受很难用一种标准化的尺度去衡量,就像现在我感受的痛苦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时候的痛苦是很难用同一种标准去计算的。
人生的苦难各不相同,但我始终认为苦难才是人生的主题,那些欢愉和快乐都仅仅是苦难这个主题的点缀而已。我的理论依据最主要是,或者是最有说服力的其中一条是人从一生下来就走上了前往死亡的路,而死亡本身就是一种苦难,向着苦难去前进的人生一定就是苦难的,在这个旅途中的各种经历,仅仅都是这样的苦难的组成部分而已;另一个依据是人生的苦难很多来源于失去,但是我们整个人生都是不断的在失去,就算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拥有了什么,也仅仅是“曾经拥有“,人类从未永恒的拥有什么,最后的主题永远是失去,各种的拥有也仅仅是失去的组成部分而已……悲观主义者有悲观主义者的欢乐。
最近的一段时间,我经常会想起我身边的人和他们经历的各种苦难,那些身陷囹圄的人,那些病痛缠身的人,那些经济拮据的人,那些失去生命的人,那些情感挫败的人……人生得意须尽欢,是的,快乐仅仅是一瞬间,而苦难是永恒。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一定能想象得到那些信教的人为什么会需要信仰的寄托,人类这样脆弱的凡胎肉体,没有多少人能够足够强大到对和这样的苦难对抗,所以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力量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宗教或许就是一种完美解决的答案。但对于我来说似乎并不是好的选择,很多年前朋友们就说过如果我真的有一天信了某个宗教,那我只能是邪教教主,我看问题太透,太深刻,这样的思考方式或许就是我的苦难。
最后修改:2025 年 03 月 17 日
© 允许规范转载